
近日,市政府发出通知,公布首批合肥市技术创新中心名单,“计算机及边缘计算合肥市技术创新中心”等10家机构入榜。
通知指出,全市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合肥市技术创新中心的管理和服务保障工作,相关依托单位要面向产业技术创新前沿和制高点,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快推动重大创新产品研发,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业化及应用示范,着力为合肥打造“五高地、一示范”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首批合肥市技术创新中心名单
序号 |
中心名称 |
依托单位 |
1 |
计算机及边缘计算合肥市技术创新中心 |
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2 |
智能可穿戴产品合肥市技术创新中心 |
安徽华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3 |
大型智能流体输送装备合肥市技术创新中心 |
合肥恒大江海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
4 |
工厂智能物流与在线检测合肥市技术创新中心 |
合肥泰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5 |
高端化学品及前沿新材料合肥市技术创新中心 |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6 |
动力与储能电池及其制造技术合肥市技术创新中心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7 |
污泥处理处置合肥市技术创新中心 |
安徽省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
8 |
蔬菜种质资源创制及新优品种选育合肥市技术创新中心 |
安徽江淮园艺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
9 |
肿瘤精准治疗合肥市技术创新中心 |
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10 |
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应用合肥市技术创新中心 |
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合肥赛为智能有限公司 |
合肥市依托综合实力、创新能力在本行业位居前列的科技型企业,围绕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农业、生物医药、智能轨道交通、量子计算等市重点发展领域,组建首批10家市技术创新中心,着力打造省级、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的“预备队”和全市各类创新基地的“先锋队”。
市技术创新中心定位于合肥市最具实力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类科技创新基地,面向产业技术创新前沿和制高点。市技术创新中心依托单位建设期投入不少于300万元,研发和检验设备原值不少于500万元,专职研发人员不少于20人。首批市技术创新中心申报达56家,根据科研能力、研发队伍等评价指标,评选得出10家,下一步将根据省市战略需求变化等情况,成熟一个,择优认定一个。
对新组建的市技术创新中心每家给予300万支持,50%用于成果奖励,50%用于人才引进培养,同时积极支持市技术创新中心申报省技术创新中心,获得省级政策支持。目前全市已建成运行7家省技术创新中心。
此外,对市技术创新中心采取高效化管理,鼓励市技术创新中心探索多种类型的独立法人实体化运作。在条件尚不具备时,可先行实现人财物相对独立的管理机制。市技术创新中心将探索灵活高效的管理模式,在运行机制、项目管理、资金投入、成果转化、人才培养、联合开放等方面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着力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对中心支持完成的相关成果,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