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检修过程中,水泵故障的诊断是一个关键的环节,以下给出几种常见故障及消除措施,供大家有的放矢地进行水泵故障的诊断。
一、无液体提供,供给液体不足或压力不足
1.泵没有注水或没有适当排气消除措施
检查泵壳和入口管线是否全部注满了液体。
2.速度太低
消除措施:检查电机的接线是否正确,电压是否正常或者透平的蒸汽压力是否正常。
3.系统水头太高
消除措施:检查系统的水头(特别是磨擦损失)。
4.吸程太高
消除措施:检查现有的净压头(入口管线太小或太长会造成很大的磨擦损失)。
5.叶轮或管线受堵
消除措施:检查有无障碍物。
6.转动方向不对
消除措施:检查转动方向。
7.产生空气或入口管线有泄漏
消除措施:检查入口管线有无气穴和/或空气泄漏。
8.填料函中的填料或密封磨损,使空气漏入泵壳中
消除措施:检查填料或密封并按需要更换,检查润滑是否正常。
9.抽送热的或挥发性液体时吸入水头不足
消除措施:增大吸入水头,向厂家咨询。
10.底阀太小
消除措施:安装正确尺寸的底阀。
11.底阀或入口管浸没深度不够
消除措施:向厂家咨询正确的浸没深度。用挡板消除涡流。
12.叶轮间隙太大
消除措施:检查间隙是否正确。
13.叶轮损坏
消除措施:检查叶轮,按要求进行更换。
14.叶轮直径太小
消除措施:向厂家咨询正确的叶轮直径。
15.压力表位置不正确
消除措施:检查位置是否正确,检查出口管嘴或管道。
二、泵运行一会儿便停机
1.吸程太高
消除措施:检查现有的净压头(入口管线太小或太长会造成很大的磨擦损失)。
2.叶轮或管线受堵
消除措施:检查有无障碍物。
3.产生空气或入口管线有泄漏
消除措施:检查入口管线有无气穴和/或空气泄漏。
4.填料函中的填料或密封磨损,使空气漏入泵壳中
消除措施:检查填料或密封并按需要更换。检查润滑是否正常。
5.抽送热的或挥发性液体时吸入水头不足
消除措施:增大吸入水头,向厂家咨询。
6.底阀或入口管浸没深度不够
消除措施:向厂家咨询正确的浸没深度,用挡板消除涡流。
7.泵壳密封垫损坏
消除措施:检查密封垫的情况并按要求进行更换。
三、泵功率消耗太大
1.转动方向不对
消除措施:检查转动方向。
2.叶轮损坏
消除措施:检查叶轮,按要求进行更换。
3.转动部件咬死
消除措施:检查内部磨损部件的间隙是否正常。
4.轴弯曲
消除措施:校直轴或按要求进行更换。
5.速度太高
消除措施:检查电机的绕组电压或输送到透平的蒸汽压力。
6.水头低于额定值。抽送液体太多
消除措施:向厂家咨询。安装节流阀,切割叶轮。
7.液体重于预计值
消除措施:检查比重和粘度。
8.填料函没有正确填料(填料不足,没有正确塞入或跑合,填料太紧)
消除措施:检查填料,重新装填填料函。
9.轴承润滑不正确或轴承磨损
消除措施:检查并按要求进行更换。
10.耐磨环之间的运行间隙不正确
消除措施:检查间隙是否正确。按要求更换泵壳和/或叶轮的耐磨环。
11.泵壳上管道的应力太大
消除措施:消除应力并厂家代表咨询。在消除应力后,检查对中情况。
四、泵的填料函泄漏太大
1.轴弯曲
消除措施:校直轴或按要求进行更换。
2.联轴节或泵和驱动装置不对中
消除措施:检查对中情况,如需要,重新对中。
3.轴承润滑不正确或轴承磨损
消除措施:检查并按要求进行更换。
五、轴承温度太高
1.轴弯曲
消除措施:校直轴或按要求进行更换。
2.联轴节或泵和驱动装置不对中
消除措施:检查对中情况,如需要,重新对中。
3.轴承润滑不正确或轴承磨损
消除措施:检查并按要求进行更换。
4.泵壳上管道的应力太大
消除措施:消除应力并向厂家代表咨询。在消除应力后,检查对中情况。
5.润滑剂太多
消除措施:拆下堵头,使过多的油脂自动排出。如果是油润滑的泵,则将油排放至正确的油位。
六、填料函过热
1.填料函中的填料或密封磨损,使空气漏入泵壳中
消除措施:检查填料或密封并按需要更换。检查润滑是否正常。
4.机械密封损坏
消除措施:检查并按要求进行更换。向厂家咨询。
5.轴套刮伤
消除措施:修复、重新机加工或按要求进行更换。
6.填料太紧或机械密封没有正确调节
消除措施:检查并调节填料,按要求进行更换。调节机械密封。
涡壳泵中叶轮出口中线即叶轮出口宽的中线应与涡壳进口中线对齐。如果对不齐时,应在叶轮轮彀与轴肩通过加设垫片调整。应将两中线控制在0.5毫米的范围内。对于比转数大的泵稍差些对泵的性能影响不大,对于中低比速的泵由于叶轮出口很窄,例如叶轮出口宽仅10毫米,如果与涡壳中线偏1毫米,对泵的性能就有明显的影响。建议调整后可将两中线(叶轮及涡壳)误差控制在叶轮出口宽的5%以内为好。